|
涼茶、酸梅湯、中藥可樂、龜苓膏、燒仙草!解暑藥飲哪家強?
时间:2023-08-24 08:42:05
三伏天,酷暑難耐,人們往往喜歡喝一些冷飲來消暑解渴。其實,有很多飲品的原材料中都有中藥,那么它們分別有什么功效,是否適合長期飲用呢?對此,中國中醫(yī)藥報記者邀請到廣東省中醫(yī)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(yī)師林嬿釗為大家答疑解惑。 涼茶,靠其苦味顯效 涼茶流行于我國兩廣、港澳地區(qū),是當(dāng)?shù)剌^為常見的飲品。林嬿釗說:“涼茶一般來說有三大類,第一類是比較傳統(tǒng)、歷史悠久的,在涼茶鋪里現(xiàn)煮的涼茶,一般是根據(jù)不同癥狀,使用不同中藥組成的處方制成,用于治療感冒、上火或者一些皮膚疾病;第二類是由有國家藥品批準(zhǔn)文號的顆粒沖劑配置而成的顆粒劑涼茶,有疏風(fēng)散熱的功能,如用來治療風(fēng)熱感冒的夏桑菊顆粒等;第三類則是可以在超市買到的、風(fēng)靡全國的涼茶類飲料。” 涼茶鋪涼茶和顆粒沖劑涼茶屬于藥品類涼茶,適合在有對癥癥狀的情況下飲用。很多廣東的朋友在出現(xiàn)頭疼腦熱之類的小毛病時,可能不會選擇先去醫(yī)院,而是去傳統(tǒng)的涼茶鋪,買一些對癥的涼茶喝喝。那里的涼茶鋪,就像奶茶店一樣隨處可見。涼茶可以打包帶走,也可以直接站在街邊一飲而盡。 藥品類涼茶則不適合日常當(dāng)作零食飲品攝入,因為顆粒劑涼茶更像是中成藥,需要在醫(yī)院或是藥店開具,比如夏桑菊顆粒,適合出現(xiàn)頭痛、咽痛等癥狀的風(fēng)熱感冒患者。 而涼茶類飲料,最早也是由涼茶鋪的涼茶發(fā)展而來的,相當(dāng)于在飲料中加入了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成分,但其中中藥含量并沒有藥品類涼茶高,可以作為飲料日常飲用。 那么涼茶冰著喝,清熱效果更好?涼茶之所以叫涼茶,是它的功效偏于清熱解毒,屬于中醫(yī)里的寒涼藥,并非需要在冰鎮(zhèn)后飲用。很多時候,涼茶熱飲的效果反而更好。 涼茶為什么生于兩廣,且更適合兩廣人飲用?其他地區(qū)的人群不適合喝嗎?針對這類問題,林嬿釗解釋道:“一般來說,有上火癥狀的人群可以考慮喝涼茶。涼茶在兩廣地區(qū)更受歡迎,是因為受環(huán)境氣候等因素影響,這里的人比較容易上火。如果北方的朋友受飲食或者熬夜等因素影響,頻繁出現(xiàn)上火等癥狀,也可以適當(dāng)飲用。”很多朋友在吃火鍋的時候喜歡喝涼茶類飲料,可以抵消熱辣火鍋帶來的上火癥狀。 需要注意的是,像脾胃虛弱或是氣虛體質(zhì)的人,即使有上火的癥狀,也最好不要飲用涼茶,以免出現(xiàn)腹瀉等癥狀。無論是藥品涼茶還是飲料涼茶,都不建議每天飲用,以免增加腸胃負(fù)擔(dān)。 酸梅湯的百變化裁 酸梅湯可以說是經(jīng)典的中藥飲品,最基礎(chǔ)的四味藥是烏梅、陳皮、山楂、甘草,具有解渴生津、健胃消食等多種功效。不同地區(qū)售賣的酸梅湯原料不同,超市有方便沖泡的酸梅晶,也有可直接飲用的酸梅湯飲料。去醫(yī)院或診所,可以開具更適合個人體質(zhì)、口味,中藥味更濃郁的酸梅湯代煎飲品或草藥。有人喜甜,可以給酸梅湯配上適量的黃冰糖,品其酸甜口味。林嬿釗表示:“酸梅湯可以通過加減一些藥物,發(fā)揮不同的功效。比如,暑熱導(dǎo)致的食欲不振者,可以加一些麥芽、谷芽;濕熱癥狀重者,則可加一些荷葉;氣機不暢者,可以加一些玫瑰花;口渴嚴(yán)重者,可以加一些桑葚,這樣煮出來的酸梅湯色澤也更深。” 冰鎮(zhèn)的酸梅湯喝起來更爽,但是對于脾胃虛弱的人群來說,不建議多喝,常溫的酸梅湯同樣具有消暑解渴的效果。酸梅湯飲料一般含糖量較高,不建議大家頻繁飲用。 中式碳酸飲料,其原身是中藥 可樂一直是備受歡迎的碳酸飲料之一,傳聞美式可樂的原身是止咳糖漿,經(jīng)改造后成為風(fēng)靡世界的“肥宅快樂水”。其實,我國也有本土化、成分源自中藥的可樂。中藥可樂是以水為主要材料,加入烏棗、咖啡、白芷、砂仁、良姜、丁香等多種中藥制成的。其所含中藥具有健脾暖胃、祛寒燥濕的作用,不適合易上火的人群。 還有一種網(wǎng)紅碳酸飲料,其原身也是中藥,那就是在“難喝飲料排行榜”上擁有一席之地的白花蛇草水。白花蛇草水的配料十分簡單,只有天然礦泉水、白花蛇舌草、碳酸氫鈉,口感和氣泡水差不多。該飲品所用的白花蛇舌草性寒、味微苦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通淋的作用。因此,白花蛇草水適合在夏季飲用,不過不建議代替水長期飲用。 奶茶伴侶,既能佐味又能清熱 奶茶,是以紅茶、牛奶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類飲料。在售賣時,消費者可根據(jù)自身口味喜好,在奶茶中加入珍珠、椰果等“奶茶伴侶”。 “奶茶伴侶”中還有一類軟彈、爽口,形似果凍,入口有些清苦的小料——龜苓膏或燒仙草。這類小料稍有苦味,可以平衡奶茶的甜膩,并豐富口感。龜苓膏和燒仙草,其實都是由中藥制成的。龜苓膏是以龜板、土茯苓為主要材料,佐以甘草、金銀花、生地黃等藥材熬制而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滋陰養(yǎng)顏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燒仙草則是以仙草(涼粉草)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。 最后,對于這些中藥飲料,林嬿釗強調(diào):“夏季暑熱嚴(yán)重,可以適當(dāng)喝些飲料。但是任何飲料都不能替代水。尤其是這一類有中藥成分、性質(zhì)偏寒涼的飲料,不適合氣虛、陽虛體質(zhì)和脾胃功能虛弱的人飲用。” 仙草凍的家庭制作 用料:仙草(干)50 克、食用堿3克、紅薯淀粉30克、清水適量。 做法:將仙草浸泡30分鐘,洗凈后瀝干水分,剪成小段,加入食用堿1.5克腌制30分鐘;將腌制好的仙草放入鍋中加1500毫升清水,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煮1小時;煮好后過濾,濾液備用,濾渣加1.5克食用堿后揉成泥狀,放入鍋中加1500毫升清水煮1小時后,再次過濾,將兩次的濾液混合備用;將紅薯淀粉、200毫升清水,加入濾液中攪勻,大火燒煮3分鐘后冷卻成固體。隨后可以切塊,放入椰奶、牛奶等飲品中飲用。 功效:清熱解暑、涼血化濕。注意,龜苓膏與燒仙草均是寒涼藥,因此,脾胃虛弱者或處于經(jīng)期、孕期的女性不宜食用。 |